历数中国古代的乱世,三国可以说是一个跳不过的精彩乱世,有着枭雄曹操,更有着忠义的关羽,在这段乱世上至帝王将相,下至贩夫走卒都留下了精彩的故事,可谓是英雄典故数不胜数,即使千百年过后,亦是大江东去淘不尽。
【资料图】
在三国时期,孙吴政权的吴大帝孙权,可以说是别树一帜的人物。这位吴大帝孙权,基本上在他身上见不到多少英雄气概,更多是腹黑深沉的一面。
那么今天宋安之来说说关于孙权的一个历史,那便是孙权称帝以后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,庙号始祖,却只是追封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,封孙策之子孙绍为吴侯,后改封上虞侯。
要知道孙策可是孙吴政权重要的奠基者,没有当年他东渡长江拿下江东六郡之地,孙权日后能不能建立孙吴政权并且称帝都是一个未知数。
孙权这么做,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都有些看不下去,所以在史书中这样写道:“且割据江东,策之基兆也,而权尊崇未至,子止侯爵,於义俭矣”。
那么孙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,接下来贫道具体来说说,主要有三个原因。
一、有时候薄情也是一种保护
平心而论,孙权这样对待哥哥孙策及其后人的确有些薄情寡义。但孙权就是这么一个人,不只是对哥哥薄情,对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,面儿子之间夺嫡,是直接赐死了儿子孙霸。
而换个角度来看孙权这样做,其实也是在保护哥哥的后代,因为如果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,等于是孙策的后代也拥有皇位继承权,那么孙策后人卷入夺嫡之争的话,肯定不是什么好事。
孙策之子孙绍初封为吴侯,后改封上虞侯。其实也可以侧面证明孙权是有意无意的在保护孙绍,因为孙吴以“吴”为国号,孙绍被封为吴侯,肯定敏感,所以孙权后来改封其为上虞侯。
无论孙权改封其为上虞侯,是抱着什么想法,哪怕是意思你的身份与帝位无缘,不能封为吴侯。但也确定孙策一脉不能继承皇位,彻底划清界限,其实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。
不过以历史来看,孙策一脉其实也很倒霉,到了孙子孙奉时,因谣言被卷入皇位之争中,孙奉被吴末帝孙皓所杀。
二、孙策是奠基者不假,但孙权并非坐享其成
孙吴政权有两大奠基者,一是孙权父亲孙坚。二是孙权哥哥孙策。
这其中孙策的奠基功劳最大,因为是他选择的东渡长江发展的,并且打下了江东六郡之地。
所以很多人认为孙权能建立孙吴政权,只不过是坐享其成,比之曹操和刘备差远了。其实这个看法是大错特错了,太过小看了孙权。
我们看看当时的局面就知道了,在公元200年孙策死时,看似留下了一片大好基业,但其实已经是岌岌可危了。
当时庐江郡已经脱离孙氏治下,只剩下会稽、吴郡、丹杨、豫章、庐陵。
而江东大族也是蠢蠢欲动,因为孙策统治期间,对于当地世家大族主要采取的杀伐打压而非拉拢。史书记载孙策是“转斗千里,尽有江南之地,诛其名豪,威行邻国”。
正因为当时局势岌岌可危,所以孙策并没有立幼子为接班人,而是在四个弟弟中,选择了能力最强的孙权。并且意味深长的对孙权交代道:“举江东之众,决机於两陈之间,与天下争衡,卿不如我;举贤任能,各尽其心,以保江东,我不如卿”。意思是你不要像我一样喜欢以武力解决问题,不要再与世家大族为仇了,要稳固统治,先解决内部问题。
而孙权接班以后,不只是不动声色的处理了当时岌岌可危的局面,使孙氏的统治在江东并没有被颠覆。并且在二十年的时间中,在江东六郡基础上,将地盘扩张到了扬州、荆州、交州三个州,总计二十余郡。
所以说孙权并非只是继承父兄基业的二世祖,并非只是守成,开疆拓土的功劳其实很大的。
所以以此来看,孙策只是草创,孙权的功劳其实很大。因此孙权开国以后,按照传统追封父亲孙坚为皇帝,不是因为孙坚有什么奠基功劳,更多是因为孙坚是他父亲这个定位。
而追封哥哥孙策方面,虽然孙策功劳不小,但他只是草创,将孙氏真正发扬光大的是孙权,因此追封他为皇帝,实在名不正言不顺,所以就没有追封其为皇帝。
三、宗庙制度上不符合
虽然孙权的权力直接来源于哥哥孙策,但追封问题上,如果他追封哥哥为皇帝,就有一个很大问题。
古代的宗庙祭祀实行昭穆制度,庙制规定,天子也就是立七庙。一般是始祖在宗庙正中,而后世子孙分别对立的排在左右两列,也就是父居左为昭,子居右为穆,以此排下去。
如果孙权真的追封哥哥为皇帝,等于宗庙中多了一个平辈,打乱了昭穆次序,实在是不合礼制。
虽然这个制度问题并非主要原因,但肯定是孙权必须要考虑的一个方面,而且也是他没法完美解决的问题。
所以最后总结一下说,孙权之所以没有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,大致就是以上三个原因。虽然孙权多少有些薄情,但并非是忘恩负义之人。而且孙权的能力还是很强的,并非是坐享其成的二世祖,人家也是一个开疆拓土的有为之君。
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,顺便关注天天,关注天天不易走偏,人均寿百,年入千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