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编者按:
国宝之美,穿越古今,器以载道,恢弘万千。每件珍稀文物背后,都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,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,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。从2023年2月20日起,中新社“东西问”推出“镇馆之宝”系列策划(二),藉专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。
中新社西安2月21日电 题:西安碑林“镇馆名碑”如何实证唐时文化交融?
——专访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景亚鹂
中新社记者 阿琳娜
碑刻“如林”的西安碑林博物馆,珍藏着一块碑,它向世人“讲述”了一段尘封往事,实证唐朝的文化交融。唐太宗时期,叙利亚传教士阿罗本来到唐都长安,李世民命宰相房玄龄率仪仗出城欢迎。唐德宗时期,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》(简称《景教碑》)立于长安大秦寺,记载了景教近150年间的传教历程和教义教规。
被称为中国“景教第一文献”的《景教碑》,见证了怎样一段历史?它的重要性何在?一块石碑如何“衍生”出一门国际性学问?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景亚鹂近日接受中新社“东西问”独家专访,对此进行解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