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通讯员 智慧
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,是不可再生、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。河南洛阳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,历史文化遗产丰厚,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重要地位。近年来,洛阳探索形成文物和文化遗产利用新模式——以规划引领、依法保护为前提,以科学考古、挖掘价值为手段,以一址一策、系统展示的内容,实现成果共享、惠民利民的目标,充分展示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历史担当。
【资料图】
依法保护,留住华夏文明记忆
二里头、偃师商城、东周王城、汉魏洛阳故城、隋唐洛阳城……在河南洛阳,洛河沿岸50公里范围内密集分布的“五大都城遗址”,描绘出神州大地上早期王朝的起源历程,展示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。
文物尤其是大遗址分布密集,是洛阳鲜明的城市特点。保护难度大、保护成本高、矛盾问题多,是洛阳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。怎样才能既保护好大遗址,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?洛阳确定了“规划引领、依法保护”这一重要前提,用一条条法规,留住华夏文明记忆。
洛阳始终将大遗址保护规划与城市总规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统筹考虑,充分尊重“五大都城遗址”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需求,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、城乡建设等规划“多规合一”。同时,针对每个大遗址出台专门的保护条例或政府规章,明确保护职责,使大遗址保护有法可依。
考古探源,全面揭示遗址价值
在一代代考古工作者的接续努力下,饱经沧桑、深埋于黄土之下的隋唐洛阳城、汉魏洛阳城等遗址逐渐“醒来”,一段段城墙、一件件文物,让古今洛阳城在特定的时空碰撞出新的火花。
中国古都学会会长萧正洪认为,以“五大都城遗址”为代表的大遗址,共同构成了洛阳独特的历史景观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如今的洛阳,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,其原因之一,正在于其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具有时代性的内在精神气质。
源浚者流长,根深者叶茂。立足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,洛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主动融入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”“考古中国”等国家战略,将考古作为寻根固本、鉴往知来的重要抓手。
近年来,洛阳持续对二里头、隋唐洛阳城、汉魏洛阳城等遗址实施深入系统的考古发掘,全面揭示遗址价值,深入阐释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、发展脉络、基本走向,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成果。目前,全市共有14项考古成果入选“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,为活化历史场景、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重要支撑。
一址一策,彰显遗址时代光彩
“没想到1000多年前的遗迹还留存着!”5月9日,来自江西的大学生司瑶走进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,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。脚印、车辙印、骆驼蹄印……在门址南侧展示的唐代路面上,清晰可辨的历史印迹,让人仿佛听见千年前从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阵阵驼铃。
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,既要“守得住”,也要“活起来”。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大遗址进行保护展示,延续历史文脉,是古都洛阳的一道必答题。
按照“一址一策”的原则,洛阳在保证遗址本体绝对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上,探索创新保护展示模式,结合每处遗址不同特点和不同环境,确定地面标识、模拟展示、覆罩展示等方案,建设各具特色的考古遗址公园。
在地处城市中心区的隋唐洛阳城遗址,借助一系列标志性保护展示工程,应天门、天堂、明堂、九洲池等再现千年前盛唐气象,成为游客青睐的“网红打卡地”和文化新地标。
在被村庄环抱的二里头遗址,洛阳合理实施拆迁安置政策,一边加紧推进考古发掘,一边规划建设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,打造“中华之源、最早中国”重要展示平台,目前游客接待量已超过400万人次。
当前,洛阳正谋划实施隋唐洛阳城中轴线贯通工程,推进22平方公里的隋唐里坊区整体提升,打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和沉浸式文旅目的地。通过一系列探索与发展,一大批沉睡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正从地下“走”到地上。
《光明日报》( 2023年05月18日 09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