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6岁的阿强上山干农活的时候不小心被野狗咬了一口,当时他看伤口很小,就没太在意。
(相关资料图)
殊不知,当天回家后,阿强便开始高烧不退,后来更是不省人事, 时不时身体会抽搐不停,中间醒了几次,却特别怕看到亮光 ,家人见状立即将他送往医院。
送到医院时,阿强已经休克了,全身不受控制地抽搐,而且呼吸和心跳接近停止,医生立即给阿强进行抢救,经过两次心肺复苏才把他从鬼门关前拉回了。
接着阿强被送进了重症病房,护士用布遮上了他的眼睛,用棉花塞住了他的耳朵,同时也把病房的灯也关上了。但最终,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阿强还是没能挺过去,在病发的2天后离开了人世。
接诊医生表示,阿强的病其实是破伤风,他被野狗咬的伤口虽然不深, 但由于没有及时处理伤口,伤口上的细菌和毒素在伤口愈合后已经被身体给吸收了 。
破伤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?为何得病后阿强会抽搐不停、怕见光,而且短短2天就死亡了?
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, 破伤风的死亡率为30%-50% 。而且重症破伤风,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患者,如果不进行医疗干预,病死率几乎高达100%,即使进行了积极治疗,病死率仍超过10%。
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梭状芽孢菌(简称破伤风梭菌)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。破伤风菌存在于大自然的各个角落里, 包括泥土、灰尘、受污染的水,以及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的肠道、粪便里 。
破伤风梭菌可经皮肤或者黏膜的破口入侵人体,进入人体后在缺氧的环境下,破伤风梭菌会大量繁殖并且分泌破伤风痉挛毒素。
这种毒素是公认的最强毒素之一,极微量即可致人中毒发病 ,致死量为2.5纳克/公斤体重,按一个60公斤重的成年人来计算,150纳克破伤风毒素即可致中毒死亡。
不过,破伤风梭菌感染人类需要满足3个条件:
身上有组织开放性损伤 ,而且伤口比较深; 伤口处受到了外界的破伤风梭菌侵入(例如接触到脏污); 伤口内局部组织缺血、缺氧或者有失活组织。受伤后如果发现伤口的情况同时符合上述3个条件,就应尽快前往医院接受破伤风治疗。
需要注意的是,日常被猫、狗等动物咬或抓伤后也是有可能会感染破伤风的。
这是因为人畜都能够携带和排泄破伤风梭菌, 猫、狗等动物也可能是破伤风梭菌的携带者 ,被它们致伤后有可能会感染上破伤风,故处理伤口时应做好破伤风的预防工作。
此外,这几种伤口也需要进行破伤风的相应干预:深部穿刺伤、弹头或弹片伤、开放性挤压伤和骨折、外伤同时有血压下降等败血病的症状,以及需要接受外科处理但是超6小时未处理的伤口(包括冻伤和烧烫伤在内)。
临床上,破伤风可分为全身型、局部型和头部型共3种类型。其中,全身型最常见,也最严重;局部型较为少见,病情也较轻;头部型可发展为全身型,严重程度相当于全身型。
得了破伤风后,患者在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。但只要有发现有相关症状,都应尽快就医。
潜伏期破伤风的潜伏期一般是6-10日,但也存在个体差异,有的患者潜伏期只有24小时,而有的患者则可能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。
潜伏期的长短主要跟 以往是否打过预防疫苗、创伤的部位和性质以及伤口的处理 等因素相关。
前驱期破伤风发展到前驱期时,患者会出现头晕、头痛、咀嚼无力、身体乏力、烦躁不安、反射亢进、局部疼痛、下颌紧张、张口不便以及肌肉牵拉、抽搐和强直等。前驱期一般会持续12-14小时。
发作期在破伤风的发作期,患者的肌肉会持续性地收缩。最开始是咀嚼肌,接着发展至脸面、颈项、背部、腹部和四肢,最后到膈肌和肋间肌。
同时患者会对光、声音、震动、饮水和注射敏感 ,并因此而诱发阵发性痉挛,但此时患者的神志始终保持着清楚,而且感觉也没有异常,一般不会出现高热症状。
日常生活中, 只要伤口是开放性的,就有可能会导致破伤风 。因此即使伤口再小也要重视起来,应及时做好破伤风的预防。
除此之外,还要注意掏耳朵或剔牙出血、被马蜂蛰了等低风险情况也可能有感染的概率。
如果被铁片、玻璃划伤,被铁钉、铁钩或木屑扎伤,伤口接触过泥土等,或者伤口小但比较深, 又或者伤口出血量多并且一直在出血 ,这些情况都应第一时间就医。
破伤风的预防很重要,受伤后我们应这样进行急救:
首先要及时清创 ,即尽量完全地去除伤口中的污染物和坏死组织。
因为污染物可以作为破伤风梭菌的载体,使细菌经由伤口入侵体内并在体内增殖和扩散;而坏死组织则会加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,营造有利于破伤风梭菌增殖的环境。
医生在给患者清创时,通常会往伤口倒入双氧水,可有效降低破伤风发生的风险。若伤口位置比较浅表,而且污染比较轻微, 单用双氧水即可避免感染破伤风 。
但如果伤口比较小且比较深, 特别是动物咬伤或钉子扎伤 ,单用双氧水很难覆盖整个伤口,还需要再打破伤风针。
破伤风针有两种,一种是破伤风抗毒素(TAT),其抗体来源于马的;另一种是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(TIG),抗体来源于人的。
这两种破伤风针都能有效中和破伤风毒素,从而避免破伤风发作。其中,由于TAT属于动物血清制品, 打针前患者要先做皮试 ,以免出现过敏反应。
但如果毒素已经进入神经,这两种破伤风针都无法发挥中和作用,因此,受伤后应尽早打破伤风针。
一般来说, 破伤风针建议在受伤后的24小时内打,这样预防效果是最好的 。但由于破伤风的潜伏期存在个体差异,即使受伤时间超过24小时,打破伤风针仍是有价值的。
受伤后一旦存在破口,都可能会有感染破伤风的风险。因此,不要小看每一个伤口,受伤后都应规范处置伤口,还要结合免疫史做好免疫预防,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破伤风的感染风险。
参考资料:
[1]朱凤玲,李雅君. 伤口虽小莫轻视 当心暗藏大风险.家庭医生报.2018-05-14
[2]什么情况下需要打破伤风针?.北京日报.2020-08-05
[3]这五种伤口易致破伤风.羊城晚报.2016-03-16
未经作者允许授权,禁止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