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 内容页

贵州稻作文化纪⑦|黄平县蒙加苗寨: 稻米是有灵魂的

发布时间:2023-01-04 15:40:07 来源:

开栏语


【资料图】

在贵州,稻可“道”,非“稻”。

早在4000年前,贵州已开始种稻。在赫章县原可乐公社乌家湾子山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里,人们发现了用于收获禾穗的双石孔刀,加工谷物的石杵和石磨盘等。中国早期的稻作民族,百越系民族在贵州深耕至今。在贵州一些少数民族心中,水稻是有灵魂的。苗族人一生最后归宿是穿着盛装返回祖先居住地,那里是鱼米之乡,洋溢让人安稳踏实的稻花香。

悠久的历史,各各不同的立体小气候,农耕文明衍生别样民风民俗。这块土地耕耘出特色稻米,长出璀璨稻作文化,润泽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。

春夏秋冬,记者花了近一年时间,行走贵州村村寨寨,下田插秧,上山打米,采访村民、寨老、专家……试图从贵州独特细腻稻作文化追寻风土的香气,看到人情的光辉,诠释贵州稻作里的“道”。

袁小娟图\文

视频由半禾共作稻作文化兴趣社提供

城里人爱工作摸鱼,乡下人爱田里摸鱼。夏至刚过不久,黄平县蒙加苗寨稻田鱼也不大,城里龙哥来体验摸鱼的快乐。

在寨子里,有客人来,也照例是要捉几尾稻田鱼下锅的。田边青桃挂果了,还未完全成熟。阳光下,饱满的果实让人忍不住摘下咬一口,脆脆的,桃香四溢,酸多于甜,时间在此泾渭分明——植物有自己的时间表。

田水先哗啦啦放了一半,才开始摸鱼。

稻田摸鱼,可没有城里摸鱼那么简单。鱼背一条闪光的白线在绿色的禾苗间倏忽而过,龙哥追过去,卡了,双腿卡在泥地里拔不出。下手太重,鱼轻巧躲闪,鱼尾划拨出泥浪,眼镜掉了。鱼跑得影儿都不在了。

城里龙哥来摸鱼。

那就再放水吧。降低城里人摸鱼的难度。清晰地听到看到禾苗中扑腾着掀起泥的鱼们了。

收效甚微。

捉鱼的竹筐也被及时送来了吧。

鱼牵着龙哥的鼻子,在田里到处跑。尾巴拍打水面,禾中穿行急速的声音,看得到,听得到,摸不着。

乡下有经验的人,一听声音,竹筐扔过去,十拿九稳框进了鱼。

城里人,一听声音,竹筐扔过去,一阵浑浊,筐子在这里,鱼箭一般窜到另一头……

蒙加苗寨的稻田鱼机灵着呢。这鱼是寨子里沈飞老师养的,沿袭寨子里稻鱼鸭农耕方法。今年52岁的沈飞1990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。这块将近两亩的大田,今年打田后,他放了大概100尾鱼进去。

村民摸到的稻田鱼。

这些鱼躲过了地上的鸭子躲过了天上的飞鸟,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下,敏捷健壮草木皆兵,对付一个笨手笨脚的城里摸鱼人,绰绰有余。

在沈飞老师眼中,一块出产健康食物的稻田,是有效启动生态系统自我管理的地方,所谓“稻法无为”。人们如果要想获取更好的食物,不能用除草剂乱打农药去破坏土地。

“我们认为稻米是有灵魂的。毒害稻米,就是毒害人。”沈飞说。他收集了很多老稻种续种,也是源于一种紧迫感使命感。蒙加苗寨流传一条谚语:现在没有谷种,将来没有人种。稻与人是生死相依,子孙相连的。

稻鱼从小刻进了他们的生活。过节捉鱼供香火,摘稻米挂在香火。红白喜事,一升米是标配。送给鬼师的礼物必须是好的糯米品种比如禾糯。如果是其他品种,多两倍。

苗寨到处都是水井。

蒙加苗寨以沈姓为主,是个宗亲观念很强的老寨子。离开这里的人们,200多年后也会热热烈烈回乡。2017年7月15日寨子里发生了一件大事。清乾嘉年间迁徙到安顺关岭一带的沈氏苗族30多人盛装返乡,与蒙加苗寨400多宗亲团聚。

让村民自豪的是,村里的苗族老歌师吴治英珍藏了一根高丈许、碗口粗、刻满符号的苗族古歌棒。据说曾经是黔东南苗族地区发现的最大的歌棒。歌棒上仅有9间30多个文字符号,记录了1万多首苗族古歌,较系统地保留了古代苗族的历史习俗与文化。要唱完全部内容至少需要3天3夜。

这里也是著名的长寿之乡。黄平县是贵州省的长寿之乡,蒙加苗寨是“长寿中的长寿”。从沈飞记事起,蒙加苗寨90多岁近百岁才走的老人有20多个,100岁以上的老人有5个。很多当地老人在介绍长寿经验时都会很满意自己居住在青山绿水中,吃的虽然比不了城里五花八门但都是健康的食材。也许在城里人眼中略显单调的酸汤,在他们心中是一辈子都离不开的美味。

沈飞发来了一段小视频。在这个寒冷的冬天,树丫光秃秃,草已经枯黄,88岁的老人家独自挥舞镰刀在砍田坎的杂草杂树,为来年春耕做准备。冷风呼啸,天地间却只剩下人类挥动镰刀有力的声音。

“我们生命不息,劳动不止。”他感叹到。

推荐阅读